因幼时患病双腿无法行走,求学路上,妈妈就是女儿的双腿,接送她上下学,抱着她进出教室,一晃就是12年。
9月7日,这对母女从广东湛江来到湖北文理学院,女儿林晓琴正是2021级新生中的一员。学校得知情况后开辟“绿色通道”、成立帮扶小组,为她的大学生活提供各种帮助,暖心故事在襄阳续写。
坚守12年 妈妈将女儿抱进大学
7日上午,记者在宿舍见到了林晓琴,她留着利落的短发,说话柔声细语。倚靠在轮椅上的后背,骨骼变形鼓起。
林晓琴出生在广东湛江遂溪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岁多时突然发高烧,就病了!”妈妈李梅仙说,因为小儿麻痹症,女儿落下了身体残疾。虽然行动不便,但是这些年她从未想过放弃学业。
林晓琴比同村的孩子上学晚,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有时作业写不完,就凌晨三四点起床做。高三阶段,她每天6点半到校,午餐后会提前赶到学校,为了节约时间学习,有时甚至不吃晚餐。
“高三比较辛苦!”李梅仙言语间满是心疼,而为了让女儿上学,她一直在身旁照顾。每天接送上学放学,抱着女儿进出教室,从上小学起到高中,12年里风雨无阻。
今年高考,林晓琴考出516分,填志愿时,她选择了湖北文理学院,被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这一次,李梅仙抱着女儿,走进了大学校门。
千里外求学 陪读故事在襄阳续写
广东湛江和湖北襄阳远隔1400多公里,考虑到林晓琴的身体状况,父母找亲戚借了一辆面包车,装上轮椅和行李,驱车17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学校。与此同时,得知情况的湖北文理学院,提前为她准备了一间位于一楼的宿舍,并打扫干净。
为什么选择来襄阳上大学?林晓琴介绍,自己爱好文学与写作,通过书籍和影视作品了解到襄阳,而且襄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很想来看看、来学习。
林晓琴的选择,得到了父母的支持。送她到学校报到后,李梅仙表示,女儿离不开人照顾,这4年会留在襄阳,在学校陪读。“她上课下课,我都要抱她到教室。”
湖北文理学院学工处处长周建修介绍,在了解林晓琴的实际情况后,学校提前做了预案,在4年大学期间进行帮扶。帮扶志愿者帮其办理了入学手续,学校为她安排的单间可供母女居住,学院会尽量将她所在的专业课程教室安排在一楼,遇到实验室需上楼,将由帮扶小组进行帮助。在食堂设一个档口,母女可依据口味喜好点餐,尽力满足生活需求。
盼女学成 浓浓爱心传递给他人
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林晓琴有着清晰的规划,她说会继续努力学习,尤其要学好英语和写作,4年后希望可以考研。将来想当一名作家,或从事和文学相关的工作。
李梅仙回忆,这么多年来,女儿一直在校园学习,感受到了学校、师生和来自社会的许多关爱。家里经济困难,从初二开始,有一位匿名的爱心人士每年资助女儿,至今从未间断,这笔钱可谓雪中送炭。
今年,林晓琴的弟弟也考上了大学,两人同时上学,都申请了助学贷款。“我赶不上送弟弟上学啊!”林晓琴爸爸边整理轮椅边说。
对于大家的帮助和关心,林晓琴一家人格外感激,不停道谢。李梅仙说,女儿上大学,就是希望她以后能够养活自己。等毕业后找到工作了,能像别人帮助她一样,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全媒体记者胡梦思 通讯员余芳 卜润慧)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