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秦东阳 韩鹏 程威)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结合湖北省十大民生项目清单关于假日托管的要求,该校积极组织青年学生与地方团委、少工委对接,累计有25支团队,共三百多名学生主动承接“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志愿服务,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托管少年儿童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综合素质拓展、身心健康教育、普法教育、学业辅导等方面的辅导授课,有效服务基层群众子女托管需求,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双减”政策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铸就信仰之魂
湖北文理学院“携尧治河红旅,筑乡村振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保康县尧治河村“暑假学堂”,开展“复兴之路”红色文化行进式课堂。志愿者通过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展示珍贵历史图片、组织互动问答等环节,引导孩子们穿越时空,边走边学,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情怀。此外,志愿者们还通过红歌颂唱、革命诗词朗诵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湖北文理学院“青春拾光”社会实践团队联合襄州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在“暑假学堂”上开展“访红色印记 传红色基因 做红色少年”研学活动。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同走进徐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学习了革命历史资料,认真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并参观了徐氏作坊和徐窝夜校,观摩了联络站时期的油坊、磨坊、地窖等革命遗址。下一步,他们将开展更多形式的思政教育系列课程,引导儿童厚植家国情怀,汲取智慧养分。
传统文化教育:解码千年智慧,弘扬文化瑰宝
湖北文理学院非遗 传承筑梦语言工作坊在襄阳市卧龙镇谭庄村“暑假学堂”中,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新形式,将“非遗 语言”融入课堂,开展多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文体、科教类活动,把“油纸伞、剪纸、漆扇”等非遗文化融入实践,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亲身感受,为文化传承焕发新的生命力。志愿者还将红色故事改编成木偶剧,结合经典朗诵、红歌唱颂、情景剧表演等方式,推动非遗文化进社区。
湖北文理学院“紫薇花·微光”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在襄州区黄集镇中心小学“暑假学堂”中开展的古典诗词鉴赏课,通过运用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平台,用多种媒介演绎古诗词文化内涵。志愿者以《观沧海》《行路难》等诗词为例,从读音、翻译和赏析的角度向同学们展示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同时志愿者也鼓励同学们用普通话进行诗歌朗诵,针对同学们的读音、节奏、咬字、停顿、情感等问题一一进行指导。
综合素质拓展:拓宽视野边界,提升综合素质
湖北文理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芯连心”志愿服务队联合襄阳市致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滨湖社区“暑假学堂”开展计算机知识科普课程,把编程知识和“机器狗”操控引入课程教学环节。志愿者现场演示了使用python语言绘制出“懒羊羊”等图案,介绍了机器狗的技术原理,并频频操作着“机器狗”,使其行走、旋转、跳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与机器狗进行互动,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湖北文理学院儿童青少年社工志愿服务队在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以“关爱未成年人,携手快乐成长”七彩假期为主题的“暑假学堂”,志愿者化身“财经向导”,通过视频引入、角色扮演以及故事讲解,将复杂的财经理论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财经知识。课程特别设置了“模拟超市”“创意集市”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们学会合理消费及管理钱财,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化教育。课上,学生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购物清单、“创意集市”计划书。
身心健康教育:共筑健康防线,引领心灵成长
湖北文理学院“湖小医”健康促进志愿服务队在襄城区卧龙镇毕庙村“暑假学堂”开展“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防溺水急救宣讲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实际操作演示,向小朋友们展示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用的急救技能,并介绍了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溺水者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不盲目下水救人、从背部托起溺水者至其头胸部在水面以上、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保暖等正确的救护措施。在心肺复苏演示环节,志愿者们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详细演示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小朋友们纷纷模仿学习和动手实操,基本掌握了防溺水急救的知识,增强了健康防护意识。
湖北文理学院扶梦青云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通海口镇第二小学“暑假学堂”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志愿者通过“人生价值大拍卖”游戏进行互动,带领孩子们勇敢表达自我想法。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互相进行“优点大轰炸”,在游戏互动中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此外,该团队已陆续开展预防地质灾害和电信诈骗等“12355”暑期自护教育课程,帮助提高青少年自救互救水平,为青少年打好青春护航保护伞。
普法教育:普及法律知识,点亮法治明灯
湖北文理学院博正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联合襄阳市襄城区隆中社区、尹集乡木桥村,以“暑假学堂”普法夏令营为宣传据点,开展了“法治启航”教育活动。志愿者们结合“模拟法庭”“暑期学堂”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讲、模拟审判实践的同时,更联合了“五老”志愿者向“幼芽”们零距离普法,告诉同学们要掌握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暴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湖北文理学院“明致”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暑假学堂”,开展“普法助力七彩童年”专题课程。志愿者创新宣讲模式,在课堂上通过讲述趣味法律故事,带读法律儿歌,播放普法宣传动画等形式将法律条文解释得通俗易懂,让法律思想深入人心。藏族儿童在专题课程中不仅了解了法律知识,也增强了法治意识,为儿童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
学业辅导:开展多彩课程,深化知识探索
湖北文理学院“周末义教”暑期志愿服务队赴枣阳市七方镇留守儿童爱心辅导中心开展“暑假学堂”。活动前期,志愿者们精心谋划、精确导向、精准施策,通过分享、培训与研讨的形式,为留守儿童答疑解惑,拓展知识内容,将学业辅导做实做细。实践中,志愿者们深耕课堂,创新趣味课程形式。课余时间巧妙融入折千纸鹤等游戏,寓教于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绘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高湾村的“希望家园·暑期学堂”中,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制定了丰富的“七彩”课程计划。如,绘画、剪纸、黏土,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的“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答题闯关,增进知识;音乐、舞蹈的互动教学,传递艺术魅力,培养综合素质。此外,他们还开展了墙绘制作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用手中的画笔和五彩的颜料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湖文学子在“三下乡”“暑假学堂”专项实践的广阔舞台上挺膺担当,积极参与托管班的管理,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满腔热情抱负赋能“暑假学堂”。他们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亮丽色彩,也在服务社会和服务基层中躬身实践,在社会实践的火热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把握时代脉搏。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