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位于汉江中游平原腹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子,正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展现好“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小康的决定性成就,阐释好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部署,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特别推出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施营蝶变》,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昔日的“城中村”,今天的“幸福家园”。襄阳市施营社区如何实现涅槃蝶变?成功逆袭的秘诀又是什么?
扎根社区17年 治安巡逻队为居民支起安全网
施营社区地处襄阳市樊城工业区人民西路,在很多老施营人的记忆里,这里治安环境差,群众没有安全感。经过商议,当时村“两委”决定,发动基层党员,组建一支治安巡逻队,并在队里成立党小组。1993年底,年仅25岁的艾学江响应号召,自愿加入巡逻队并担任队长。
来后不久,在一次夜间巡逻过程中,艾学江和队友发现一户村民家里有盗贼出没,在观察周边的情况后,艾学江和队友决定破门而入。此时,负隅顽抗的盗贼,掏出一把自制的土铳手枪对着队员,好在和歹徒距离较远,歹徒自制的土枪威力有限,艾学江才逃过一劫。
面对危险,作为党员的艾学江和治安巡逻队队员们不仅没有退缩,更加注重夯实内功,加快补齐短板。在村“两委”的指导下,治安巡逻队制订了更为严格的专业训练计划,每周的学习制度,发动退休党员和普通群众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共建共治中来。目前巡逻队里有21人,其中党员7名,实行三班倒,在社区24小时不间断巡逻。20年来,社区再无刑事案件发生。
打造一支准军事化治安巡逻队,人力成本、配套器材,除了政府有一小部分拨款外,大量的资金从哪来?1996年底,韩开洪全票当选为施官营村新一届村支书,他明白,只有让村办玻璃厂起死回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村民才能安居乐业。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不等不靠,走出去引进大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短短4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产值就比4年前翻了10倍。
家庭医生进社区 居民足不出户可看病
发展集体经济就是为了改善民生,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区党委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起了一所具有二级综合医院资质的新华医院,响应国家提出的“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的号召。在襄阳市施营社区,建档立卡的签约患者今年有5700人,患者不仅能享受24小时上门服务,看病费用也相较于大医院低。
社区累计投资3800万元,在襄阳率先建立起“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安全防范中心、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和多媒体教育培训中心,“六大中心”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
打造社区“文明家庭” 让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
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社区党委积极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此外,从2007年开始社区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特色家庭”评选活动,注重家庭、家风的建设。
2008年6月14日,“和谐向上、共建共享”的施营社区精神正式确立,这也是襄阳市第一个社区精神。2010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到施营社区调研,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创新实施“1 5”工作机制 探索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
2017年开始,施营社区正式接管“三无小区”力特小区,如何破解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按照襄阳市委市政府推行的“加强党建引领,推动三方联动、多元共治”的方案,社区党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施由小区党组织引导,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的“1 5”小区自治管理模式。
施营社区现有居民小区28个,居民7072户,总人口20500多人,像力特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有20个。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开展党支部进小区、党小组进楼栋、党员中心户进单元、特殊关爱进家庭的“四进”活动,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小区、楼栋、单元。
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在施营社区获得成效,就是得益于党对社区的领导,得益于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得益于紧紧依靠人民。在湖北,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已经成功探索或者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社区治理的成效体现在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上。
原文链接: